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青年肠癌未来15年将翻倍?肿瘤医院最新青年肠癌

来源:肿瘤预防与治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者:唐闻佳 钟轩 肠癌呈年轻化趋势,青年肠癌缺有效早筛工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研究发现,青年肠癌多组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致病菌Flavonifractor plautii富集、红肉饮食

  作者:唐闻佳 钟轩

肠癌呈年轻化趋势,青年肠癌缺有效早筛工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研究发现,青年肠癌多组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致病菌Flavonifractor plautii富集、红肉饮食相关细菌富集以及色氨酸、胆汁酸和胆碱代谢的增加;由红肉饮食相关菌、胆碱代谢物和细菌胆碱代谢酶构成的反应途径激活可能是青年肠癌发病的潜在干预靶点。

这项探索性研究工作为了解青年肠癌发病机制、为探索适合青年人群肠癌早筛早诊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方向。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胃肠道领域著名期刊《Gut》,影响因子达到31.793。

研究团队通过大样本队列在全球首次描绘了中国青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谱和代谢物谱。马延磊教授称,青年肠癌患者的肠道菌群出现严重失调,粪便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在菌群谱和代谢谱组成特征上,青年肠癌也明显区别于老年肠癌。

对青年人群中平时有腹部不适症状或排便习惯及形状改变,及时去医院就诊,并积极进行肠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肠癌或癌前病变,起到早诊早治和预防的作用。

肠道微生物群是关系人体肠道健康与否的重要微环境。众多研究已证实,肠道微生态紊乱是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并且老年人群的肠道微生物群与年轻人群差异显著。是否青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具有诊断价值特征病原菌谱和代谢物谱?是否这些菌群和代谢物是诱发青年肠癌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

“尽管肠镜是发现肠癌有效利器,但在青年人群广泛应用肠镜做早筛获益未必高于风险,过度诊断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马延磊教授列举了一组数字:大肠癌在20岁-34岁青年人绝对患病率仅占大肠癌总体患病率的1%,在35-49岁年龄组,大肠癌的患病率仅有6.8%。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马延磊教授领衔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首次揭示发病年龄小于50岁的青年肠癌(早发性肠癌)与发病年龄大于50岁的老年肠癌(迟发性肠癌),在肠道菌群谱、代谢谱、细菌酶基因谱改变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并基于“细菌-代谢物-细菌酶基因联合”标志物开发诊断模型,未来有望通过粪便样本,实现对青年肠癌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筛查和精准检测,进一步推动基于菌群的诊断策略在临床一线的转化和应用。

另一方面,老年肠癌的特征则表现为具核梭杆菌富集、短链脂肪酸过度消耗、乙酸/乙醛代谢向乙酰辅酶A代谢转变。研究团队为评价青年肠癌的多组学标签分类能力,构建了随机森林分类器模型。结果证实,基于宏基因组、代谢组和细菌酶基因联合标志物的预测模型具有区分青年肠癌和健康人群的强大潜力,未来可用于青年人群的肠癌早期筛查。

针对学界还未破解的疑问,马延磊教授带领团队历时4年,对共计549例中国青年肠癌、老年肠癌以及年龄匹配健康人群对照,进行粪便宏基因组和代谢组学测序分析,并根据多组学特征构建随机森林模型用于鉴别青年肠癌。

据悉,社区大肠癌筛查2013年首次纳入上海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针对老年人群。青年人群的肠癌早发现,一般都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症状后方去就诊。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早诊“窗口期”。

结直肠癌是一种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且被普遍认为是老年病。近年,肠癌呈现显著年轻化。据美国癌症中心估计,照这个态势发展,青年肠癌发病率在未来15年将翻倍,20%的肠癌将发生在年龄低于50岁的人群。

  编辑:唐闻佳

日常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责任编辑:樊丽萍

开发更好的风险预测工具,以协助早期识别出这类高风险青年肠癌患者、建立更好的筛查策略,已成为目前青年肠癌临床诊断研究的重点。

基于青年肠癌肠道菌群谱和多组学特征研究成果,马延磊教授对青年人预防肠癌提出这些健康提示:

绘制青年肠癌菌群谱和代谢物谱,揭示早筛早诊新方向

首先应该避免高危因素,如戒烟,避免油炸食物,尽量少吃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改变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增加膳食纤维及维生素的摄入,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及保持愉悦心情。

文章来源:《肿瘤预防与治疗》 网址: http://www.zlyfyzlzz.cn/zonghexinwen/2022/0816/471.html



上一篇:肺癌创新药在泉州开出首张处方,为这类肿瘤患
下一篇:肠癌患者迎来新福音!这种新型疗法能提高生存

肿瘤预防与治疗投稿 | 肿瘤预防与治疗编辑部| 肿瘤预防与治疗版面费 | 肿瘤预防与治疗论文发表 | 肿瘤预防与治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肿瘤预防与治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