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肿瘤预防与治疗版面费是[11/04]
- · 《肿瘤预防与治疗》投稿[11/04]
两会热议提升基层疾病预防能力 医疗AI今年将大(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谈及近年来视网膜影像AI技术的基层落地情况,和超认为,如何提升社会认知依然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虽然近年来通过专家的科普宣教和相关医疗AI产品落
谈及近年来视网膜影像AI技术的基层落地情况,和超认为,如何提升社会认知依然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虽然近年来通过专家的科普宣教和相关医疗AI产品落地,在全国一线城市,人们对眼底照相的认知已有显著提升。但是在部分二三线城市以及基层医院中,人们对于慢性病风险、以及每年定期体检的重要性的认知还有待加强。此外,尽管眼底相机相比CT机等设备要便宜很多,但还需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使用成本,由此提升市场规模,让更多基层医院用得上,还能用得起,才能加速实现视网膜影像AI技术的广泛落地。
提升慢性病预防
布局基层医疗体系将成新方向
除了政策支持、公众认知的提升,近年来医疗AI的快速发展还要得益于强烈的供需矛盾。以鹰瞳科技所在的眼科影像赛道为例,我国眼科医生仅4.48万名,其中能诊断眼底病的眼科医生仅1000余名,且大多数集中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
而据陈羽中介绍,即便是在大城市,虽然当前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已经引入了不少先进的医疗设备,像是在上海地区的大多数社区卫生中心都配备了眼底相机,但相对来讲,若是基层医生并不具备眼底阅片能力,也就不会使用设备,继而无法出具相应诊断报告。而通过眼底相机+AI智能软件的结合,使得基层医生在有了AI技术的赋能后,也能做出相应诊断,有利于提升诊断效率和能力。
事实上,辅助诊断只是AI技术用于医疗领域的一方面。自问世以来,医疗领域就是AI商业落地的重要试验场。而随着近年来AI被广泛试点应用于智慧医疗领域,大健康战略、构建医疗大数据等概念也被我国置于战略性地位。
早在2017年7月,国务院就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了2020、2025、2030年“三步走”目标,指出到2030年,中国AI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上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如今,伴随AI技术提升与算力的不断增强,目前我国医疗AI在辅助诊断、早期筛查、健康管理等方面落地应用最为广泛。
在辅助诊断方面,AI辅诊引擎可通过模拟医生成长学习、积累医学诊断能力,从而辅助医生诊断、预测多种常见甚至罕见疾病,数据准确率当前可基本涵盖医院门诊90%的高频诊断。
可以说,医疗AI在我国拥有广阔应用场景,这不仅体现在面对数量庞大的人口基数,可以让计算机不断深入学习算法,提高病情诊断率,更是对一些相对医生较少的偏远地区和医疗基础较弱的三四线城市甚至乡村市场而言,远程和人工智能诊断可以帮助基层医生提升业务能力水平。
而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着眼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使群众就近得到更好医疗服务。因此,能让更多基层群众接受到与三甲医院医生同样的医疗服务,切实推进并完善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全面落地,俨然成为医疗AI当前乃至未来新战场。
和超告诉记者,如果服务成本能够一降再降,那么医疗AI落地场景或服务人数可能是成十倍数增长,同时也能让医疗AI更深入人心,让优质的健康医疗服务触及到医疗条件相对更加落后的地区和人群。
文章来源:《肿瘤预防与治疗》 网址: http://www.zlyfyzlzz.cn/zonghexinwen/2022/0316/445.html